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情报-《国民法医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  田津港。

      江远带着牧志洋等人,在港口溜溜达达的晃着,前方就是各种高大的龙门吊,或者叫不出名字的巨型港口设备。

      万泉在跟前陪着,并积极的介绍道:“田津港的吞吐量是全球前10,每年5亿吨的规模。去年集装箱的吞吐量也超过2000万标箱了,他们这边走私的特点,就是汽车、冻品、电子产品和奢侈品。出口主要是钢材,稀有金属和高附加值的工业品,非常有特色,货种是很集中的。”

      江远不懂缉私案,只在心里琢磨一下,道:“这么大的吞吐量,来一艘船,基本是搜不全的,是吧?”

      “小船好检查,大船如果临检什么的,最多就是查查船员自己的夹带。您看那边卸货的,应该是20万吨级的船,长度得有300米长,它卸的铁矿石,那一天大概能卸4万吨,20万吨也要卸5天。如果是粮食的话,卸的更慢,每天3万吨吧。但3万吨4万吨的量,怎么可能全部检查一遍。”万泉随便举了一个例子,就让江远明白了。

      “所以得靠特情之类的,有的放矢的调查?”江远问。

      “临检也要做,属于是积累线索,更多的是起到震慑的作用。但真正破案得靠背后的调查,有时候是有线索了,现场临检都找不到证据的。就好像我做过一起冻品的案子,嫌疑人把冷冻集装箱给改造了,前面三分之一是正常的合法冻肉,后三分之二隔断了藏走私牛肉,还不是普通的走私牛肉,是疫区的牛肉,我们用温度探头24小时的找,人都找废了,因为你不能无限期的扣押人家的货,尤其是冻货,失期的麻烦很多。”万泉说起走私案本身,就滔滔不绝起来:“单单就这边比较多的巴西进口商品,就有往普通木料里混紫檀木的,木头全部用药水浸了,狗都闻不出来。还有巴西大豆,他10万吨的转基因大豆里面,给你混两万吨的未获批的转基因大豆,不认识大豆的,查都没法查。”

      江远不由点头:“这么说来,各地的缉私局都得有针对性的人员和设备配置了?”

      “是这么没错。但是,各地的缉私局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。就您看到的,田津港固然是缉私局的配置,可他们每年5亿吨的吞吐量,能有多大的精力投注到929案上,很难说的,就现在,请他们配合一下,都千难万难的。”万泉下眼药的途中,警惕的看了一眼左后方。

      那边,是田津海关缉私局的领导与长阳海关缉私分局的领导在谈话。

      “你们互相之间能理顺关系就好了。”江远去的地方越多,就越觉得地方的情况复杂,正常情况下,他都是希望将这部分内容外包出去的。

      万泉自然也愿意维持这种模式,连忙道:“没问题的,虽然我们辑私分局比他们低一级,但这个案子,我们跟了两年,两年间一直是我们侦查科的重点案件。说真的,他们现在就是接手过去,没有两个月的时间,都跟不上我们的进度,更别说同步调查了。”

      “这一点确实是。”江远的语气显得很满意,并以满意的眼神看了一圈万泉带来的几名手下。海关缉私局虽然也是警察的编制,但考入的难度可比地方警局,尤其是宁台这样的县局大太多了。

      换言之,万泉等一众缉私局的民警,起步都是申论强者,平时的积极性、学习能力和学历都可圈可点,是能够跟王传星这种考入长阳市局刑警支队的强者一较高下的。

      尤其是他们掌握的知识体系,虽然跟刑警的区别很大,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  “咱们去看走私汽车的集装箱?”万泉再次提议。

      “走吧。”江远转身跟着万泉上了车。

      万泉向后使了个手势,下属们心领神会,纷纷上车,将现场的所有车都给开走了,只留了一辆没钥匙的福特

      田津港缉私局的人后知后觉,都看不到车尾了,才意识到对方很可能将自己等人甩了。…

      田津港缉私局的人再见到江远的时候,已经是晚饭时间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